分享好友 资讯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数字化博物馆:手推车漫游时代来临

2012-06-30 10:123920

虚拟博物馆 数字化拷贝出来的另一个世界 让观众获得“浸入式”观展体验

一边窝在家中软绵绵的沙发上,一边徜徉在全球著名的博物馆中,不必奔赴千里还掐着时间,没有密密匝匝的观众妨碍你的视线,也没有“禁止拍照”、“请勿触摸”等警示牌或一米黄线扫你的兴。如是“天方夜谭”,正被虚拟现实的高新技术照进现实。

  
图片说明:卢浮宫官方网站为观众提供的虚拟观展体验。

 
图片说明:梵高的经典名作《星空》原图。  

  
图片说明:谷歌艺术计划使用的“街景”技术,事实上就是一种虚拟现实技术。以“手推车”的视角奔走于博物馆的各个角落,让观众获得“浸入式”观展体验。

卢浮宫收藏目录上记载的艺术品数量多达40万件,不过人们得缘所见的藏品仅有6万余件,占去400个展厅,寻常游客就是一周都难以看完;台北故宫博物馆拥有60万件藏品,不过通常面向观众的只在5000件左右,虽然馆方确保每3个月更换1次。受到时间、空间以及保存条件、保护技术等诸多限制,博物馆通常展出的艺术品极为有限。而当利用数字化手段对藏品进行记录、整理,在虚拟世界为它们办展,实体博物馆遭遇的尴尬迎刃而解。不仅藏品的价值得到进一步体现,博物馆功能也得到最大限度拓展。

虚拟博物馆不仅仅是将藏品从展厅搬上网站,更是模拟人们的观展体验。

博物馆虚拟化的趋势是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兴起的。1994年起,大英博物馆就有计划地建立多媒体馆藏数据库,1997年则推出一个多媒体藏品查阅系统。从2000年6月开始,观众便可以经由大英博物馆网站进入该系统进行远程访问,获取馆藏五千件重要藏品的相关信息,包括清晰的图像、动画和简明易懂的文字。早在1995年,卢浮宫也筹备起面向大众开放的官方网站,起初网页上只有对博物馆历史和参观信息的简单介绍,到了2004年,观众已能看到3.5万件馆内公开展示的藏品以及13万件库藏绘画。随着一件件藏品数字化的完成,一个个博物馆网站的上线,一座座虚拟博物馆建了起来。

时下几乎所有的西方博物馆都处于虚拟化的完成或进行当中。当然,大多数虚拟博物馆仍处在2D的传统网页模式,“文字+图片”的初级阶段,更多是对实体博物馆信息的发布与补充,数字化储存做到了,但在网上浏览的生动性方面远远不够。

未来,虚拟博物馆还将日新月异,比如将游戏互动的概念引入藏品展示中来,让观众可以像玩一场游戏一样在博物馆场景中进行漫游,并且能与虚拟导游以及其他参观者进行交流,虚拟环境甚至还能提供虚拟表演者的表演。

有些虚拟博物馆如谷歌艺术计划提供的图片分辨率高达70亿像素,可以点击放大数十、数百倍观看,像是人们能从梵高的《星夜》中发现笔画之间留下的缝隙,能从布鲁盖尔的《收割机》中窥见画面深处几位农妇正在池塘里裸泳,对藏品这般细致的揣摩、观赏体验,实体博物馆暂时无法提供。相比实体博物馆,教育功能更被虚拟博物馆发挥得淋漓尽致,艺术传播的途径变得再简单不过,只需动动手指点点鼠标。而诸如模拟现实场景、实现人机自由交互等高新技术手段的应用,也最大限度地调动了观众参与的积极性。

当然,即使图片精度再高,虚拟现实技术再先进,虚拟博物馆始终无法取代实体博物馆予人的心灵震撼。实体博物馆有着重要的文化象征作用,被视为文化的最高殿堂,在欧美,进入其间是需要身着正装的,以示对文化的景仰。它所营造的整体氛围也是目前虚拟博物馆难以企及的,除了展示藏品,还能予人从现实压力中得到释放的可能。半个世纪前,法国作家安德烈·马尔罗就曾这样评价卢浮宫——“充满信徒并且永远不会荒芜”。时至今日,人们到法国,卢浮宫依然是首选之地,到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也不可不去。去博物馆,并不是简单的信息获取,一些感性的认识同样重要,尤其对于儿童而言,比如看到实物藏品的激动,触摸某些复制品的新奇。

反对 0
举报 0
打赏 0
相关信息
数字化沉浸式投影让夜游经济展示更为丰富
沉浸式夜游作为近年来人气较高的一种游玩形式,为大众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体验,沉浸式投影在此之中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下现代化的夜游经济是怎样的。沉浸式投影是沉浸式夜游活动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结合景区特色,制定与之相关的影像内容,用投影的方式,为景观披上五彩斑斓的外衣,给

0评论2022-10-14220

环幕投影用数字化形式打造沉浸式观影空间
近年来数字艺术发展迅速,其在展览展示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加,为大众带来了视听上的新鲜感官效果,环幕投影通过环形或是曲面的方式,将观众包围其中,从而产生沉浸式的视觉体验感,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环幕投影所具备的应用优势吧!  一、自传播  作为高新科技产物,环幕投影不论是在展示形式,还是展示效果上都有着区别于传

0评论2022-10-14242

数字化 | 新技术视角下博物馆发展实践与趋势
早在 20 世纪 90 年代,数字技术已经开始涉足文化领域并大范围应用。1990 年,美国国会图书馆成功开启美国数字图书馆时代 ;199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世界记忆”工程,将数字技术带入全球文化遗址的保护工作中;1995 年,欧美区域的多家博物馆已经开始着手开展数字化存储项目,进一步将数字技术的应用扩大化[1]。世

0评论2022-03-30459

全息3D投影、沉浸式看文物,数字化流动博物馆在温州博物馆启动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通讯员 榆木头2021年新春时节,由国家省文物局支持的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百工魅力进百乡”数字化流动博物馆项目在温州博物馆正式启动。温州博物馆联合温州工艺美术研究院推出“温州百工 千品万象”专题展览。温州博物馆首站展出展览后,还将通过6个月的时间将展览送至温州地区100个文化礼堂,为县、

0评论2021-10-19581

评论

0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