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探访武侯祠博物馆:三国人物塑像历经百年风采依旧

2012-08-06 09:333620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共有47尊三国人物塑像,其中年代最久的有300年历史。看着这些泥塑,观众无不驻足惊叹:这些美轮美奂的文物,为何历经数百年风采依旧?昨日,武侯祠博物馆副馆长阎瑞海告诉记者,武侯祠现存祠庙主体建筑为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修复,至清道光年间,祠内共塑有自康熙以来蜀汉君臣像47尊,是全国唯一最多的三国人物塑像群。塑像至今风采依旧,源于历代专家的修复。现在,武侯祠又启动了300年来最大规模的祠庙维护工程。该工程采用高科技与传统工艺相结合的方式,对雕塑文物、古建筑以及壁画进行由内而外的检查、修复。对刘备、赵云、诸葛亮、张飞等5尊塑像还将进行360度全息动态视频采集,并以此制作三维电子塑像。下一步,观众将可通过网络,轻点鼠标就能全方位细致参观这些文物。

  高科技为文物做“体检”

  “内伤”一目了然

  此次维护工程涉及武侯祠博物馆的古建筑、塑像文物和壁画等,是该馆300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维护。该馆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主持维护工作,并联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等全国文物、古建筑顶级保护机构,对文物进行全面“体检”。与以往不同,此次维护工作动用了大量高科技手段。

  “以前进行的维护,更多是对文物外观进行修复,这次我们要从内到外,为文物和古建筑进行全面‘体检’。文物经历了这么多风风雨雨,这次要看看它们有没有‘内伤’。”阎瑞海介绍说,此次全面“体检”工作动用的几乎都是高科技仪器。三维扫描仪、X光探测仪等这些以前在文物保护领域鲜见的仪器,此次都被请进了武侯祠。别看这些小小仪器,它们不仅能对文物进行360度全息记录,让文保人员和游客在电脑前就能看到精细度超高的立体文物,还具有一双“火眼金睛”,能看到建筑、文物内部是否有裂口等。这些数据将有利于专家制定详细科学的维护方案,有针对性地修复馆内文物。

  阎瑞海透露,此次武侯祠还选取了刘备、赵云、诸葛亮、张飞等5尊不同年代、具有代表性的塑像,进行360度全息动态视频采集。以后,观众安坐家中就能通过该馆数字博物馆,查阅文物情况。

  塑像特殊工艺百年来不开裂不掉色

  相信很多观众都很好奇,武侯祠泥塑数百年保存完好有何奥妙?泥塑又是如何修复的?武侯祠博物馆研究保管部主任、副研究员梅铮铮说,武侯祠泥塑结构复杂,塑像骨架由木架制成,木架上缠着结实的麻绳和干草。人像身体用特制泥胎填充,这泥胎很讲究,用的是特制黄土,黄土加入头发、稻草、麻料等后不断捶打、发酵,让泥胎具有很强黏性。正是这种特殊制作方式,让武侯祠塑像牢固而结实。

  随着时间推移,当泥塑出现开裂、掉色现象时,泥塑修复艺人会在裂缝中填充一种特制材料,这个工作叫“填粉”。“填粉”后,艺人会在裂缝上裱上纯棉花做的纸,以加固塑像最表层。上色彩绘之前,先要铺上彩绘腻子,然后进行“立粉”——即做出塑像图案的立体效果,“立粉”完毕后再填充颜色、贴金。至此,修复工序才全部完成。

  真金贴金 1两黄金打出2亩金箔

  不少游客被武侯祠内形态逼真,光彩照人的金色刘备塑像造型震撼。这金色真是金子吗?梅铮铮笑着介绍说,现在的人爱说“再塑金身”,说的就是为泥塑贴金。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武侯祠曾进行过一次大型维护。当时政府专门划拨了2两黄金为武侯祠泥塑贴金。“可不要小看2两黄金,在传统打金箔艺人手里,1两黄金能打出2亩田地大小的金箔!每张金箔轻如鸿毛,软似绸缎,比纸还薄。每张约3寸见方的金箔,由工匠用毛笔一张一张地贴在泥塑身上、脸上。”梅铮铮边说边用手比画、解释,金箔打好后,会小心地放在两张薄纸之间。工匠要使用时,就轻轻揭开一面纸,然后将金箔贴在泥塑上。由于金箔很薄,一上泥塑就会依附在泥塑表面。然后,工匠拿毛笔蘸上特制浆糊,一点点地将其中的气泡刮掉,并将其牢牢贴在泥塑表面。据悉,这样的工艺也运用在武侯祠牌匾中,现在我们看到的牌匾依然金光熠熠,这并不是颜料用得好,而是因为它的确是用金箔贴的。

  本报记者 王嘉 摄影 朱大勇

  延伸阅读

  47尊塑像 庞统原型乃川剧演员

  武侯祠47尊塑像个个惟妙惟肖,淋漓尽致地刻画出蜀国文武忠臣。“武侯祠塑像与众不同,特别有人性,个个面容慈祥。”梅铮铮特别提醒说,观众如果留意,会发现武侯祠塑像都不成比例,身子都很长脚却很短。原来,这是为了照顾观众的观看习惯——当观众从下往上仰望塑像时,视觉错觉会让他们觉得这不成比例的塑像,看起来刚刚好。梅铮铮告诉记者,武侯祠塑像造型有的保留了前人塑像,有的根据史料重塑,只有庞统一人的塑像是根据真人模特塑造。梅铮铮透露,根据《三国演义》描述,庞统虽谋略了得但长相却不怎么样,但他到底长得如何丑,却难住了制作庞统泥塑的匠人。这时恰好川北有一个川剧演员,专门演庞统的戏,演得出神入化,但就是人长得不好看。于是,工匠就照这个演员的外形塑造了庞统泥塑。

  值得一提的是,武侯祠文武廊内的蜀国文武官员塑像,均未按常规尊卑位次排位。这种排位还曾引起观众“投诉”。昨日,梅铮铮专门向记者解释,文武廊内文武官员排位并非随意为之,而是武侯祠历代泥塑维护的结果。他称,在康熙年间,武侯祠文武廊排序以中间位置为尊;到了乾隆年间,文武廊中的关羽和张飞塑像被升至刘备殿两侧;到了道光年间,武侯祠维护时,文武廊的塑像又以最北端为尊。所以,不同时代塑像的排序也不一样,它们的位次正好见证了历代对武侯祠的重视。

 
反对 0
举报 0
打赏 0
相关信息
加拿大推3D全息投影系统 科幻片场景走向现实
科幻电影中经常出现3D全息投影系统,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钢铁侠》中主角托尼家的地下室,利用3D全息投影托尼成功设计出第二套钢铁侠装备。如今,加拿大皇后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研发首个3D全息视讯会议系统,虽然还不能用于设计装备,但是用来开会还是相当让人期待的,让这个科幻电影中的技术在现实上登场。皇后大学将有

0评论2023-12-1329374

降维打击VR?谷歌“3D全息电话亭”内测无需佩戴任何设备即可
降维打击VR?谷歌“3D全息电话亭”内测,无需佩戴任何设备即可“身临其境”通往元宇宙的桥梁只有可穿戴VR/AR设备吗?不,谷歌另辟蹊径,选择将人置身于虚拟环境中,该公司打磨五年多的裸眼3D技术终于步入商业化前夕。在近日召开的Google Cloud Next 2022上,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介绍了在全息视频聊天项目(Project Starline

0评论2023-12-0131955

2023年全球及中国3D全息投影仪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本文调研和分析全球3D全息投影仪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核心内容如下:(1)全球市场总体规模,分别按销量和按收入进行了统计分析,历史数据2017-2021年,预测数据2022至2028年。(2)全球市场竞争格局,全球市场头部企业3D全息投影仪销量、收入、价格市场占有率及行业排名,数据2017-2021年。(3)中国市场竞争格局,中国市

0评论2023-07-051193

我国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创建超高密度3D全息投影的新方法
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创建动态超高密度3D全息投影的新方法。通过将更多细节打包到3D图像中,这种类型的全息图可以真实地再现我们周围的世界,用于虚拟现实和其他应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团队负责人龚雷说:3D全息图可以呈现具有连续精细特征的真实3D场景。对于虚拟现实,我们的方法可以与基于耳机的全息显示器一起使用,以

0评论2023-04-07669

如何实现3D全息影像?看看3D全息影像出现的过程吧
如今我们看到过许多关于3D全息影像的展示,那些画面既奇幻又看起来无比真实,这些奇幻独特的效果是如何实现的?其实这是用了干涉以及衍射的原理,一边记录一边再现人或物的三维影像,说得简单一点就是不用戴3D眼镜就能看到立体的3D画面,感觉上好像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其实也并不难。我们假设我们面前有一个A物体,将激光

0评论2023-03-31615

评论

0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