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替身机器人:同事之间沟通比面对真人时更坦率

2012-08-09 20:393600
北京时间8月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随着越来越多的员工选择远程办公,不少公司都在寻找可以将员工联系在一起的高科技方式。最近,《华尔街日报》一名叫做瑞秋-爱玛-西尔弗曼(Rachel Emma Silverman)的记者通过远程呈现机器人,在自己位于德克萨斯州奥斯丁市的家中与该报社纽约编辑部的同事成功进行了互动。下面是她发的新闻稿详细内容:

 

替身机器人:同事之间沟通比面对真人时更坦率

 

远程操控的机器人正同纽约的同事进行交流

在一个星期三的下午,我本来准备参加一次会议,但突然我昏倒了,此次会议也中止了。当时情况是这样的:我准备向一个同事打招呼,未成想他的碰碰球(Nerf ball)正好击中了我的头部。更倒霉的是,后来一个编辑在经过我时,心不在焉的拍了一下我的头,我瞬间就倒在了地板上。从此,我只好在家中进行远程办公。

你从图片中看到的是走进我生活的伙伴,一个装有轮子、“瘦瘦的”机器人QB-82,它有六英尺高。从这个机器人3.5英寸的电视屏幕中,你可以看到我的脸,并听到我的声音。通过使用我笔记本电脑上的方向键,我可以在华尔街日报的总部里操作这个机器人。它的外型跟一根杆子差不多,不过它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健谈、走起路来呼呼作响的“同事”了。

它的制造商Anybots公司表示,虽然这种远程呈现机器人可以让远程办公的员工与办公室里的同事进行协作,并且可以清晰的看到彼此的面庞,但最新的研究发现这一技术离真正的普及还需要很久。

作为一个在德州奥斯汀工作多年的远程工作者,这种可以将两地联系在一起的想法听起来十分诱人。我一般是通过电子邮件、电话、偶尔Skype聊天来同纽约的编辑进行交流,但是通过这种“机器人替身”的方式可能会更好。

 

瑞秋-西尔弗曼正在操作QB机器人(腾讯科技配图)

 

瑞秋-西尔弗曼正在操作QB机器人

今年夏天,我已经有好几周通过QB机器人同华尔街日报的编辑们进行联系了,每天可能会花几个小时在上面。

QB机器人配备了像赛格威电动代步机一样的轮子、一个电视屏幕和一个内置的摄像头。当我的脸出现在屏幕上时,机器人的头部就好像是我的头一样,我可以看见同事并听到他们在说什么,他们也可以通过屏幕看到我在干什么,还能看见我的小孩玩的玩具,有时还能听见我的狗在叫。

这个机器人让我感觉我同远方同事的距离更近了。但是,这会是未来的工作形式么?

目前,员工正变得越来越移动化,分散在各个地方,但是我们的工作比以往更需要合作。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nfonetics Research的统计数据,在2011年,思科、宝利通、罗技的远程呈现和视频会议系统的销售额在全球范围内增长了30亿美元,比前一年的22亿美元增长了34%。

一些公司正在采购增强版的视频会议系统,可以允许远程工作的员工加入到会议中来,分享相关的信息、数据和感想,仿佛跟好莱坞科幻电影中的场景一样。

其他公司安装的是名叫“虫洞”或虚拟窗口的电视屏幕,可以使得远程工作的团队就像是在身边工作一样。有些公司还在会议区域安装了一种U字型沙发,这样参加视频会议的员工就好像亲临现场一样。

思科甚至还在实验全息视频,该技术可以呈现出与会者的3D形态,但是思科表示这一技术现在还太过昂贵,想要普及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有很少一部分采用了机器人的公司表示,他们这样做可以同远程工作的员工建立起更紧密的个人关系。Evernote公司的CEO菲尔-利宾(Phil Libin)就使用了一个QB机器人,他在出差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加州雷德伍德市办公室里的机器人同员工进行交流。

在我使用机器人的日子里,我与素未谋面的同事们进行了互动,我还与多年没说过话的同事进行了交流。当我的机器人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只能停下手头的工作与我进行沟通。我还在办公室的咖啡厅里同他们进行过闲聊,而在视频的另一头我也自己泡了一杯咖啡,以往那种孤独的感觉瞬间消失了。

但是,我在操作机器人的时候,有时也会碰到墙壁、被卡在电梯,在开新闻编辑会议时也常常听不清人们在说什么,导致我在另一头无法进行笔录等等状况。

技术上的小毛病往往会耽误我们工作的正常开展。为了保证交流质量,通常需要调试两到三个机器人,得耗费公司内技术人员好几个小时的时间。Anybots公司的市场拓展主管比尔-莫维西尔(Bill Murvihill)表示,用户可以将出现故障的机器人送回检修,但是因为我们记者这一行在时间上是非常敏感的,所以该公司专门给我们指派了一名技术人员。

不管机器人去哪里,我都需要外人进行帮忙,而时好时坏的Wi-Fi信号往往让我寸步难行。如果纽约那个机器人不工作了,那么我在德州的笔记本电脑视频监控也会卡住。

当一名同事试图将机器人推到一个信号更好的区域时,机器人会出现短暂失控的情况,发出警报,其噪音的强度会让周围所有人都被吓一跳。

由于技术局限和费用高昂的缘故,在办公室里要像使用Skype那样使用机器人可能还需要很长的时间。Anybots公司目前只生产了130个“QB”机器人,该系列产品于2010年首次对外发布,到现在已售出接近50个机器人,目前的售价为9700美元。其他一些也生产远程呈现机器人的公司还有:VGo通信公司、Xaxxon科技公司、iRobot 公司和Suitable科技公司。

莫维西尔表示,位于加州圣克拉拉的Anybots公司“非常清楚这里面的技术难题”,并计划于今年年底前推出一种更可靠的机器人。他还补充到,Anybots公司无法处理用户的Wi-Fi信号问题,该机器人当初在设计时也没有考虑过在电梯中的使用场景。

QB机器人已然成为了办公室里的明星。人们纷纷同QB机器人进行交流,他们友好的态度让我无法拒绝。QB机器人走到哪里,好奇的同事们就会跟到哪里,就像家里面来了一个修水管的工人一样。我甚至还在每日早间新闻会议上同报社的顶级编辑进行过谈话,这在过去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一直以来,思科都在进行室内远程呈现机器人的实验。该公司的一项调查发现,在同机器人沟通时员工们往往比跟真人沟通时更坦率,这一点非常奇怪。思科负责视频与新兴业务的市场副总裁大卫-谢(David Hsieh)表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现在还不得而知。

由于这是一件新鲜事物,人们在情感上对机器人的投入或许会更多一些。谢表示,“因为机器人无法展现肢体语言,所以在交流的时候需要更坦诚一些。”

Elance是一家位于加州山景城的工作中介机构,该公司的接待员费斯-布雷迪(Faith Brady)就经常在工作时碰到这种情况。她是在伊利诺伊州的家中控制QB机器人的,负责接待硅谷的客人,并给他们提供饮料。因为这种机器人没有手臂,她只好通过Skype让同事去送水。

她说,“有一次当客人发现我是在芝加哥北部的家中控制机器人时,他们都震惊了。”

尽管如此,当我的编辑和我讨论是把钱花在机器人上、还是花在往返于纽约的机票上时,我们选择了后者。

我可能并不如QB机器人那么可爱,在国内飞来飞去也很麻烦。但是,至少对我而言,人和机器人的沟通目前还无法取代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沟通。

反对 0
举报 0
打赏 0
相关信息
加拿大推3D全息投影系统 科幻片场景走向现实
科幻电影中经常出现3D全息投影系统,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钢铁侠》中主角托尼家的地下室,利用3D全息投影托尼成功设计出第二套钢铁侠装备。如今,加拿大皇后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研发首个3D全息视讯会议系统,虽然还不能用于设计装备,但是用来开会还是相当让人期待的,让这个科幻电影中的技术在现实上登场。皇后大学将有

0评论2023-12-1329374

降维打击VR?谷歌“3D全息电话亭”内测无需佩戴任何设备即可
降维打击VR?谷歌“3D全息电话亭”内测,无需佩戴任何设备即可“身临其境”通往元宇宙的桥梁只有可穿戴VR/AR设备吗?不,谷歌另辟蹊径,选择将人置身于虚拟环境中,该公司打磨五年多的裸眼3D技术终于步入商业化前夕。在近日召开的Google Cloud Next 2022上,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介绍了在全息视频聊天项目(Project Starline

0评论2023-12-0131954

2023年全球及中国3D全息投影仪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本文调研和分析全球3D全息投影仪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核心内容如下:(1)全球市场总体规模,分别按销量和按收入进行了统计分析,历史数据2017-2021年,预测数据2022至2028年。(2)全球市场竞争格局,全球市场头部企业3D全息投影仪销量、收入、价格市场占有率及行业排名,数据2017-2021年。(3)中国市场竞争格局,中国市

0评论2023-07-051193

我国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创建超高密度3D全息投影的新方法
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创建动态超高密度3D全息投影的新方法。通过将更多细节打包到3D图像中,这种类型的全息图可以真实地再现我们周围的世界,用于虚拟现实和其他应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团队负责人龚雷说:3D全息图可以呈现具有连续精细特征的真实3D场景。对于虚拟现实,我们的方法可以与基于耳机的全息显示器一起使用,以

0评论2023-04-07669

如何实现3D全息影像?看看3D全息影像出现的过程吧
如今我们看到过许多关于3D全息影像的展示,那些画面既奇幻又看起来无比真实,这些奇幻独特的效果是如何实现的?其实这是用了干涉以及衍射的原理,一边记录一边再现人或物的三维影像,说得简单一点就是不用戴3D眼镜就能看到立体的3D画面,感觉上好像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其实也并不难。我们假设我们面前有一个A物体,将激光

0评论2023-03-31615

评论

0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