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3D IC是行业必然发展方向 集成新模块需看市场需求

2012-08-22 13:023210

随着工艺和技术的进步,融合ARM、DSP、硬核IP等已成为家常,但在实现融合之时还要面临一些取舍。

赛灵思公司在近半年动作频繁,28纳米FPGA、ZYNQ开发平台、3D IC、Vivado开发套件等等的出新,将赛灵思“创新是DNA”的理念发挥到了极致,引领着赛灵思走向“All Programmable”全新的征程。

3D IC是行业必然发展方向

3D IC是一个很热门的课题,不只是FPGA行业,也是半导体行业必然的发展方向。

在赛灵思的创新中,3D IC是不容错过的话题。赛灵思公司亚太区销售与市场副总裁杨飞表示,3D IC是一个很热门的课题,不只是FPGA行业,也是半导体行业必然的发展方向。“因为最主要的是它能够打破摩尔定律的束缚。假如工艺不改进,就只能跟着摩尔定律的步伐发展,并且不容易把数字和模拟IC混合在一起。”杨飞进一步指出,“我们今年推出了全球首款异构3D IC,将40纳米模拟电路跟28纳米数字电路混合在一起,通过3D IC堆叠到同一个芯片里面去,产生了全球唯一的400G OTN FPGA单芯片。在系统级的应用方面,就可将原来需要5片标准器件的方案变成单片FPGA方案。”

而实现3D IC的成功不是一般公司能做到的。杨飞表示,一方面是赛灵思每年投资4亿~5亿美元用于研发,投资3D IC从90纳米开始,到65纳米,又到28纳米量产,整个过程将近10年。并且,光有判断是不够的,还要付诸于行动,持续投入资金和耐心做研发,而且要等这么多年才能修成正果,一般的公司撑不了。另一方面是除了有决心和行动外,还要有技术的积累,要在相关技术、工艺、封装等方面具有综合实力才能成功。因为这不仅要解决散热问题,还要下决心把产品的架构设计成符合3D IC产品架构的需求。

在客户关心的开发难度和成本、时间方面,赛灵思也持续创新,今年新的软件开发平台Vivado即是佐证。杨飞表示,到了28纳米节点,FPGA中就有65亿个晶体管,如果用传统的FPGA开发手段,单个布线要做10多个小时,非常困难。而Vivado最主要的目的是减少开发周期,满足28纳米节点及以上节点新工艺集成度的需求,包括IP集成等。同时,因为FPGA带有ARM内核,需要提供一个有机结合硬件、软件的并行开发平台,加快开发的进度。“通过Vivado中高阶综合的开发手段,工程师可以在做系统设计的时候,以C为开发手段。因为无论是做马达控制,还是视频处理,往往要做一个算法,算法模型多是用C或C++建模。以前要把C模型变成逻辑,人工要花两三个月的时间,现在通过使用Vivado软件中自动化的工具AutoESL,可将其变成RTL即硬件描述语言,从而大大缩短了时间,全面提升了设计生产力。”杨飞指出。

集成新模块要看市场需求

系统需要集成的东西太多了,如果每个厂家都要自己做底层的IP,难度很大。

目前FPGA早已不再是单纯的“可编辑逻辑器件”,随着工艺和技术的进步,融合ARM、DSP、硬核IP等已成为家常。FPGA成为融合的“集大成者”,但在实现融合之时还要面临一些取舍。杨飞指出,融合最主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提供系统集成性,这主要是希望把系统的性能和带宽加强,将密度、带宽和性能提高N倍,这是持续永恒的发展方向。并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还要保证低功耗,以适应节能环保的需求。二是要有推动产品迅速上市的支持机制,包括软件工具、产品易用性等。因为每个具体应用需求不一样,比如医疗设备要通过一些许可资质,需要1~3年的时间;汽车电子也涉及相关安全认证,从开发到上市一般需要3~5年;无线通信系统一般需求10个月左右;某些工业控制或者3D电视在几个月时间内就可完成。

目前FPGA的融合最引人注目的是集成ARM,将应用领域拓展至广阔的嵌入式市场。而传统FPGA里已经有处理器、逻辑等架构和能力,赛灵思通过将ARM A9双核集成到Zynq器件中,实现可编程平台硬件和软件有机的结合。杨飞对此表示,做系统设计的时候,可以考虑把性能指标要求比较高的部分放到ARM核中,而一些对性能指标要求特别高的硬加速部分可放到FPGA中。ARM和FPGA有机的结合,可以使FPGA更多地进入传统处理器服务的领域。因为这些领域本来扁平的系统架构中就需要处理器、FPGA等,而现在赛灵思提供一个更优化的架构,大大提升整个系统的带宽,也帮助我们扩大了应用市场。

未来FPGA还会集成什么模块?杨飞表示,典型的嵌入式系统中有处理器、逻辑IC、存储器,还有周边的设备,例如接口I/O、并行以及串行的接口。集成新的模块要看有没有足够大的市场催生需求。随着工艺的改进,IC的成本很大程度制约在芯片的I/O多少,芯片也不一定需要定制的模块,因为资源越来越充足。

未来的征程还在延续,赛灵思也早已胸有成竹。杨飞表示,从工艺的角度出发,赛灵思承诺会持续创新以保持领先,不断地进入传统标准器ASSP/ASIC所服务的领域,这一趋势将不断加快。在与客户应用结合方面,系统需要集成的东西太多了,如果每个厂家都要自己做底层的IP,难度很大。赛灵思推广的目标设计平台通过一些参考设计IP,大幅提高了赛灵思客户使用FPGA的效率,降低了研发成本。赛灵思未来还将提供更有效的软件工具以及更多的IP认证方案。

 
反对 0
举报 0
打赏 0
相关信息
加拿大推3D全息投影系统 科幻片场景走向现实
科幻电影中经常出现3D全息投影系统,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钢铁侠》中主角托尼家的地下室,利用3D全息投影托尼成功设计出第二套钢铁侠装备。如今,加拿大皇后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研发首个3D全息视讯会议系统,虽然还不能用于设计装备,但是用来开会还是相当让人期待的,让这个科幻电影中的技术在现实上登场。皇后大学将有

0评论2023-12-1329374

降维打击VR?谷歌“3D全息电话亭”内测无需佩戴任何设备即可
降维打击VR?谷歌“3D全息电话亭”内测,无需佩戴任何设备即可“身临其境”通往元宇宙的桥梁只有可穿戴VR/AR设备吗?不,谷歌另辟蹊径,选择将人置身于虚拟环境中,该公司打磨五年多的裸眼3D技术终于步入商业化前夕。在近日召开的Google Cloud Next 2022上,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介绍了在全息视频聊天项目(Project Starline

0评论2023-12-0131954

2023年全球及中国3D全息投影仪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本文调研和分析全球3D全息投影仪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核心内容如下:(1)全球市场总体规模,分别按销量和按收入进行了统计分析,历史数据2017-2021年,预测数据2022至2028年。(2)全球市场竞争格局,全球市场头部企业3D全息投影仪销量、收入、价格市场占有率及行业排名,数据2017-2021年。(3)中国市场竞争格局,中国市

0评论2023-07-051193

我国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创建超高密度3D全息投影的新方法
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创建动态超高密度3D全息投影的新方法。通过将更多细节打包到3D图像中,这种类型的全息图可以真实地再现我们周围的世界,用于虚拟现实和其他应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团队负责人龚雷说:3D全息图可以呈现具有连续精细特征的真实3D场景。对于虚拟现实,我们的方法可以与基于耳机的全息显示器一起使用,以

0评论2023-04-07669

如何实现3D全息影像?看看3D全息影像出现的过程吧
如今我们看到过许多关于3D全息影像的展示,那些画面既奇幻又看起来无比真实,这些奇幻独特的效果是如何实现的?其实这是用了干涉以及衍射的原理,一边记录一边再现人或物的三维影像,说得简单一点就是不用戴3D眼镜就能看到立体的3D画面,感觉上好像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其实也并不难。我们假设我们面前有一个A物体,将激光

0评论2023-03-31615

评论

0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