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3D打印机开源项目遭克隆 或成为开源硬件拐点

2012-08-29 15:224300

据国外媒体报道,麦特斯特朗(Matt Strong)发明了一款名为TangiBot的3D打印机。更准确地说,他是制作了一款MakerBot Replicator的复制品,并且打算在Kickstarter网站上募资50万美元的生产资金。

看起来酷似MakerBot的TangiBot 
看起来酷似MakerBot的TangiBot

TangiBot看起来酷似MakerBot,但是价格要比后者低几百美元。

在大多数情况下,斯特朗都会因为他的这种行为而很快接到一封警告信;但是MakerBot Replicator是一个开源项目,这就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复制它和销售它。虽然斯特朗的行为并不违法,但TangiBot仍在制造商社区引发了一场关于道德的争议。

斯特朗并不因为TangiBot的“非原创”本质感到歉意,他说:“我希望在市场上推出一款可信且廉价的3D打印机,Replicator是目前最好的3D打印机,而且也是完全开源的。我与律师讨论过授权的问题,我的这种行为是完全合法的。”

由于TangiBot不包括设计创新,因此它的成本并不高。TangiBot的售价为什么会比MakerBot Replicator低这么多呢?原因是,TangiBot将在中国制造,而MakerBot Replicator是在纽约布鲁克林区制造的。

斯特朗是一位供应链专家。在发明TangiBot之前,他在Provo Craft工作了4年的时间,卖掉了几百万台Cricut切割机。利用他之前建立起来的供应链,他将通过规模效应进一步压低3D打印机的成本。

斯特朗称,他的公司3DTangiBot并不只追求经济利益。他的女儿小时候身患重疾,他说他看过一段视频,讲的是一位残疾女孩利用3D打印机制作的义肢生活。

他说:“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从中受益,在家中设计他们自己的工具,但是没有多少人有机会体验3D打印。为了让更多的人都能享受到这种技术,价格必须降低。”

尽管斯特朗的本意是好的,但他仍然受到了来自3D打印社区的猛烈抨击。许多人反对这种利用他人的开源项目推出售价更低但设计并无改进的新产品的做法。斯特朗回应说,MakerBot的技术并非新技术。他说:“我在上大学时就使用过同类的技术,最大的区别是那些打印机的售价为5万美元。”他说他的行为可以加快3D打印技术的推广,让更多消费者能够享受到新技术带来的便利。

斯特朗决定在中国生产TangiBot也令业内人士感到奇怪。为了压低成本而把TangiBot交给象富士康那样的公司来生产,这种做法是否合适呢?斯特朗的回答是:“那些工厂都通过了迪斯尼审计。”

AdaFruit Industries的创新总监、《制造》杂志的高级编辑菲利普托龙(Phillip Torrone)是TangiBot的重要支持者之一。他在TangiBot的Kickstarter网页对这个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能够复制或克隆开源项目和开源硬件不仅是可以的,而且还是值得庆祝的。开源硬件的目的不仅是共享优秀的设计,而且还包括在设计被共享和改善时为世界增加更多的价值。”

托龙认为TangiBot的美中不足之处在于它对MakerBot商标以及相关商誉的依赖性过重,这也是开源项目保护其品牌的其中一种方式。他说:“MakerBot的名称在TangiBot Kickstarter网页上出现了数十次之多,当然这样做是为了向投资者保证这个项目的质量。TangiBot希望凭借MakerBot的名称、质量和名气来筹集它所需的50万美元投资。它是一个克隆的项目,那并不意味着它将以相同的方式去运作。我建议麦特将TangiBot在MakerBot基础上所作的改进展示出来,包括他是如何降低它的成本以及他将如何来支持TangiBot的内容。”

托龙也不清楚Kickstarter是否允许对更为主流的产品进行此类克隆,他说:“KickStarter可能不会允许我们中的任何人打着iPhone克隆项目的幌子去筹集50万美元的资金,然后向投资者保证我们的克隆产品会跟iPhone一样优秀,原因是它是从iPhone克隆而来的。”

开源的另一个支持者特伦斯塔姆(Terrence Tam)在TangiBot KickStarter网页上指出:“你选择复制一款在业内备受尊重的领袖产品,然后降价来出售它,我对此感到失望。”塔姆是OpenBeam制造工具的发明者,他已经在KickStarter网页上筹集到了数十万美元的资金。

面临某些人的指责,斯特朗并不感到意外。他相信,不管他是否能够成功,3D打印肯定会沿着这个方向走下去。他说:“产品开发有一个生命周期,除非你能让更多厂商参与进来,否则消费者是无法从开业项目中获益的,因为更多厂商参与进来之后,他们才会去考虑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他认为,以后肯定还会有更多的人来重新包装MakerBot,不断重演三星抄袭苹果设计的故事。

并非所有人都反对斯特朗的这种做法。Hack A Day上的一则声明为斯特朗降低成本的做法提供了先例。那则声明是这样写的:“工程技术与发明创造是不同的。麦特通过工程技术的手段来降低成本,同时从理论上提供一款质量优异的产品。有些人说麦特所做的工作并非发明创造,他们也许是对的,但是如果说麦特所做的工作并非重要贡献,那就错了。记住,亨利福特并没有发明装配线或汽车,但是你能说他为汽车行业所作出的贡献不大吗?成本是一个非常现实的工程技术问题。”

TangiBot在KickStarter上的募资项目还剩15天的有效时间,但是现在只筹集到24010美元的资金,距离斯特朗设定的50万美元目标还非常遥远。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斯特朗的TangiBot项目不能在KickStarter平台上起飞了。但是不管这个募资项目最终能否取得成功,它都将是开源硬件领域的一个拐点。

业内人士认为,开源硬件社区可能会一分为二,其中一部分人会继续从事新技术的开发和设计,而另一部分人则会专注于供应链管理和后勤等问题。后者所做的工作并不象前者那样光鲜夺目,但是他们可以为开源社区释放大量的价值。

反对 0
举报 0
打赏 0
相关信息
加拿大推3D全息投影系统 科幻片场景走向现实
科幻电影中经常出现3D全息投影系统,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钢铁侠》中主角托尼家的地下室,利用3D全息投影托尼成功设计出第二套钢铁侠装备。如今,加拿大皇后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研发首个3D全息视讯会议系统,虽然还不能用于设计装备,但是用来开会还是相当让人期待的,让这个科幻电影中的技术在现实上登场。皇后大学将有

0评论2023-12-1329375

降维打击VR?谷歌“3D全息电话亭”内测无需佩戴任何设备即可
降维打击VR?谷歌“3D全息电话亭”内测,无需佩戴任何设备即可“身临其境”通往元宇宙的桥梁只有可穿戴VR/AR设备吗?不,谷歌另辟蹊径,选择将人置身于虚拟环境中,该公司打磨五年多的裸眼3D技术终于步入商业化前夕。在近日召开的Google Cloud Next 2022上,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介绍了在全息视频聊天项目(Project Starline

0评论2023-12-0131956

2023年全球及中国3D全息投影仪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本文调研和分析全球3D全息投影仪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核心内容如下:(1)全球市场总体规模,分别按销量和按收入进行了统计分析,历史数据2017-2021年,预测数据2022至2028年。(2)全球市场竞争格局,全球市场头部企业3D全息投影仪销量、收入、价格市场占有率及行业排名,数据2017-2021年。(3)中国市场竞争格局,中国市

0评论2023-07-051194

我国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创建超高密度3D全息投影的新方法
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创建动态超高密度3D全息投影的新方法。通过将更多细节打包到3D图像中,这种类型的全息图可以真实地再现我们周围的世界,用于虚拟现实和其他应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团队负责人龚雷说:3D全息图可以呈现具有连续精细特征的真实3D场景。对于虚拟现实,我们的方法可以与基于耳机的全息显示器一起使用,以

0评论2023-04-07669

如何实现3D全息影像?看看3D全息影像出现的过程吧
如今我们看到过许多关于3D全息影像的展示,那些画面既奇幻又看起来无比真实,这些奇幻独特的效果是如何实现的?其实这是用了干涉以及衍射的原理,一边记录一边再现人或物的三维影像,说得简单一点就是不用戴3D眼镜就能看到立体的3D画面,感觉上好像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其实也并不难。我们假设我们面前有一个A物体,将激光

0评论2023-03-31615

评论

0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