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真2DVS伪3D 2012大好票房,谁主电影沉浮?(图)

2012-12-29 12:134900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剧照

《十二生肖》剧照

《一九四二》剧照

《泰囧》剧照

  2010年底,中国电影票房第一次突破100亿大关。到了2012年,完成100亿只用了8个月的时间。只是,票房的增长,银幕的扩张与电影质量的提升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数量庞大的华语电影和舶来的进口电影,在票房数字上的对比居然接近1:4。呈现出神奇反比现象的同时,也折射出2012年度的内地“乱相”来。每年在院线上映的百余部国产电影只是八百部制作数量的零头,能实现院线上映并获得盈利的也只有屈指可数的寥寥几部。但票房总量将在2012年攀上新高,让我们看到电影产业依然存在很大的希望。

  年度观察

  末日?重生!

  如同楼市一样,火热了几年的中国电影行业在2012年也开始凸显所谓的“拐点”。电影创作毕竟需要时日。在诸多国产导演开始认真对待国内市场之前,此前那些“积压产品”显然还得卖出去,否则他们连回笼用于下一步创作的资金都没有。

  所以,从年头到年尾,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就是所谓的“对抗好莱坞”。结合着所谓的“末日”概念,让今年的中国电影人显得无比悲壮。这又能怪谁呢?到目前为止,今年的票房排行前十名之中,只有4部国产片。除了暑期的《画皮2》,不论是神奇的《泰囧》,冯小刚的《一九四二》还是成龙的《十二生肖》。都是最近才冲刺进去的。而进口片方面,仅仅一个改头换面、十年前就上映过的《泰坦尼克号》,就轻松地捞走了十亿人民币,至今还霸占着今年的票房榜首位置。

  三四月份的时候,杨树鹏、宁浩等喊得无比响亮“我们不怕好莱坞”!六月份上海电影节的时候,冯小刚说得无比诚恳“拼不过好莱坞,我觉得只应该怪我们自己没拍好。”九月份4部好莱坞大片对拼,一堆国产电影人在一旁看热闹,深深感叹“幸亏没选这个档期”。到了年底,该交货了,《泰囧》却依然被很多人归结为“把合适的类型放进了合适的档期”。

  中国的电影早就开始进入了口碑时代。最近几年,口碑比较好的电影都会出现第二周上映排片率高于第一周的“逆势上扬”现象。但绝大部分电影依然在精挑细选自己的档期,其中的大部分电影,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是主要原因,而是需要在大片的夹缝中,通过类型的差异化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只是,在电影品质面前,这种“精挑细选”无疑就是个笑话。《泰坦尼克号》上映的时间是清明节期间,以往这个时候都是电影票房最淡的季节;《蝙蝠侠前传3》、《超凡蜘蛛侠》等4部大片上映的时间是8月底9月初,也是暑期档的尾声。传统淡季可以赚10亿,4部火拼每部电影的票房也都在2-3亿之间……

  3年前,罗兰·艾默里奇的《2012》让我们知道了“2012是世界末日”。《2012》之中,劫后余生的人里很多都是社会精英,我们同样会相信,经过了2012年的震荡,之后还能继续坚持下来的中国电影人,同样会是一些“重生”的精英。

  小与大:小清新VS大场面

  以往中国影坛并非没有台湾电影。但在今年,台湾“小清新”的影响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大。甚至可以说,整个上半年的中国电影,都离不开关于“小清新”的讨论。

  这一现象起源于今年年初的《LOVE》。来自台湾的“满清遗老”钮承泽,用独有的台湾式幽默让人感受到台湾爱情喜剧的力量。而在他之后,九把刀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更是在电影院掀起了一股追忆狂潮,也直接造就了陈妍希女神的身份。加上《爱的面包魂》等电影,直接造就了“小清新”横行银幕。而台湾导演群也逐渐开始被内地观众所熟悉。朱延平之后,魏德圣、钮承泽、九把刀组成的中坚导演群开始占领内地市场,而阮经天、赵又廷、彭于晏、柯震东等台湾偶像的演技也开始被内地观众认可。

  如果说国内电影“小清新”流行成为了2012年独特的现象,那么引进大片就依然是大场面当道。到目前为止,2012中国票房排行前十的电影里,进口片占了6部,无一例外都是大场面、大制作、大成本。《碟中谍4》、《复仇者联盟》、《蝙蝠侠前传3》、《超级战舰》等电影,无不是以大场面的战斗和感官上的刺激来吸引观众。而在这些电影面前,缺乏内容情感又缺乏技术手段的诸多内地电影开始显得相当尴尬。

  快与慢:赚快钱VS慢慢拍

  2012年华语电影市场另外一大特色是快与慢的对立。一方面,诸多以商业前景为目的的类型片依然在复制着此前电影市场上的一些经典套路,另一方面不少导演已经开始意识到,电影市场的火热若没有持续的精品支持必定不会持久。于是就形成了这样的现象:一边是在投资方催促之下仓促拍摄仓促上映的诸多中小成本电影,另一边则是一些大导演开始慢条斯理地推出自己的作品。当然,两者都不乏成功之作,但后者看起来成功率更高。

  不过,“赚快钱”这种模式,从现在来看已经开始趋于没落。因为这种方式本身就是在电影市场并不健全的时候忽悠观众的做法。当然,短期商业运作是电影市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从目前来看,剧本的低劣已经严重影响到这种短期投资的回报。由于今年《中美电影产业协议》的签署,34部好莱坞大片的引进使得很多中小成本电影的上映空间开始被压缩。进入影院“一日游”的电影越来越多。

  相比之下,很多成名导演也意识到这种浮躁对于中国电影本身的伤害。所以,今年上映的电影里就不乏“磨”出来的电影:《少年派》拍了4年,《赛德克·巴莱》拍了4年,《王的盛宴》拍了3年;《一九四二》拍了两年多;《搜索》拍了一年半。这其中,除了《王的盛宴》口碑差一些,其他电影的口碑都在平均线以上。可以想象,随着《少年派》的成功和《一代宗师》在明年年初的上映,这样“精打细算”的作品会越来越多。

  2与3:真2DVS伪3D

  2012年,中国电影的2D与3D之争越发热烈。年初的时候,徐克的3D武侠《龙门飞甲》与张艺谋的2D大片《金陵十三钗》斗得不亦乐乎。6月份,乌尔善的《画皮2》又因为3D上映,直接导致其霸占国产片票房冠军近半年时间,直到最近才被徐铮的2D小成本制作《泰囧》超越。

  2D与3D究竟哪个更适合中国电影当下的现状?很多人都在讨论。但归根结底,好故事依然是电影成功的关键。而詹姆斯·卡梅隆自从两年前用《阿凡达》带给大家一次震撼之后,今年继续在3D这一概念上教育了中国电影人:他用后期转制技术把自己当年的经典作品《泰坦尼克号》变成了3D版本,拿回中国来上映,居然还可以捞走近10亿人民币的票房。

  或许,卡梅隆的这条道路的确适合中国人。乌尔善的《画皮2》也是后期转制,最终票房7.2亿;最近上映的刘伟强新作《血滴子》同样也是后期转成了3D。根据他的说法,这样做其实比全片用3D摄像机拍摄成本低得多,但效果却未必有很大的差异。

  只是,这样的3D电影还算3D么?有业内人士给定了性:伪3D。而这种“虚假”3D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影院不得不用3D影厅来放映,而3D影厅的电影票普遍是比2D影厅要高。所以,很多人对于《画皮2》的票房并不服气,对于《泰囧》的成功则大加赞赏。原因很简单,《泰囧》上映的时候,很多人用的是团购券打折卡,票价的“含金量”远远超过《画皮2》。

  新与旧:新导演VS老前辈

  2012年,新导演涌现的并不多。但今年国产电影超7个亿的两部作品《画皮2》和《泰囧》却全是新锐导演的作品。乌尔善此前只有一部并不成功的《刀见笑》,徐峥的《泰囧》甚至还是他的处女作。加上推出第三部作品的宁浩,新锐导演显然已经形成了对霸占影坛多年的“前辈名宿”形成了极大的冲击。

  从今年的内地电影市场来看,浸淫市场多年的第五代导演依然活跃。作为旗手的张艺谋终于痛下决心与合作了十多年的张伟平分手,开始了自己的商业探索之路。陈凯歌则开始抛弃“传统”回归现实,一部《搜索》虽不算特别出彩,却也因为切合当下而引发了诸多讨论。冯小刚在屡次尝试非喜剧题材的转型之后,今年拿出的《一九四二》也算合格。

  与这些名导相比,新锐导演显得更有想法,其作品也更接地气。徐峥的《泰囧》在年末掀起了观影狂潮,除了档期选得巧妙,切合了观众年终“减压”的消费心理之外,作品类型本身显然与当下主流电影观众的口味更加吻合。

  但从今年的市场来看,徐峥和乌尔善显然只能属于个例。由于好莱坞大片配额的增加,国内的投资方更加倾向于“有票房保证”的导演。新导演只能从小成本电影中寻找机会,像徐峥这样通过一部3000万投资就可以冒头的导演,实属罕见。

  时光电影院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推荐理由:毫无疑问,这是今年内地院线上映过的最好的电影。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的典范。孩子们可以看动物,可以看海中的各种奇幻场景,年轻男女可以从中体会到宗教和信仰的作用,成熟的知识分子则可以进行更深层次的、哲学层面的探讨。伴随着不同心境,不同经历,每看一次都会有一种更新的体悟。这不仅是明年奥斯卡的大热门,更是影史上一部难得的经典。

  《赛德克·巴莱》

  推荐理由:国内上映的版本被删减了很多,但依然不影响这部史诗电影的厚重。相比于《白鹿原》、《一九四二》等伪史诗电影,魏德圣这部作品所展现的那种克制与血性在整个华语电影圈都属罕见。尽管相比于李安,《赛德克·巴莱》在很多手法的运用和桥段的设计上还显得稚嫩,尽管这部电影很多地方显得无比冗长,但和李安一样,魏德圣这部电影也花费了差不多4年时间,而他为此所做的坚持则要回溯到十几年前,期间经历的波折和痛苦则不计其数。能够坚持梦想而不改变初衷,这样的导演和作品理应得到更多的尊重。如果在以后的日子里你遇到挫折,希望找到坚持的动力,看看这部电影,再看看魏德圣的阐述,你会肃然起敬。

  《神探亨特张》

  推荐理由:如果再过20年,你想告诉你的孩子当年的中国都市社会底层——按照当下说法被称为“屌丝”的这群人的生活状态,那么《神探亨特张》绝对是一部最符合要求的电影。故事本身并不复杂,拍摄手段同样没有出奇之处。但高群书的这部作品依然值得称道。除了使用老六、王小山这些微博名人做演员,这部电影对于当下底层小人物的心理性格刻画已经到了一种出神入化的状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但整体却不乏真善美,如果在以后的日子里你还想寻找正能量,这部电影是最好的选择。

  年度人物·李安

  向大师致敬

  2012年的电影行业,很多人出风头,很多人赚了钱,很多人留下了经典的营销案例,却很少人留下能让人回味良久的经典。

  所以,从时间的角度出发,我们的年度人物只能选择李安。这位华人电影大师用了4年时光,花掉了2亿美元,只做了一部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内地票房5.7亿人民币,全球累积14.7亿人民币。堪堪收回成本。相比于詹姆斯·卡梅隆这种吸金大神,《少年派》在商业上只能算是及格之作。

  但票房并不是评价李安的标准。不论是内地还是北美,《少年派》在口碑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好评度。但凡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会承认,这位大师4年的时光并非虚度,他成功地将东西方文化的精髓再一次融合,然后灌注到这部电影之中,真正做到了“电影无国界”,向全世界观众传递了一种思考,一种理念。而《少年派》的出现,也给全世界的电影人带来了诸多启示。

  李安让东西方电影人感叹的第一点,是他直接升华了3D这种新技术。以至于新世纪3D技术的开创者詹姆斯·卡梅隆在看过电影后都承认,“它不可能更好了,你一定要踏上这段令人惊奇的旅程,必须亲自眼见为凭。”

  从《理智与情感》开始,到《卧虎藏龙》,到《断背山》,到《色·戒》,每一次都能将自己的这种理解灌注到电影之中。而这种“融合”在《少年派》达到了一个顶峰。从孩子到老人,从贩夫走卒到知识分子,大家都能从这部电影找到属于自己的思考。“你相信第一个故事还是第二个故事?”——看完电影之后,这个问题几乎成了全世界影评人探讨的热点话题。

反对 0
举报 0
打赏 0
相关信息
加拿大推3D全息投影系统 科幻片场景走向现实
科幻电影中经常出现3D全息投影系统,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钢铁侠》中主角托尼家的地下室,利用3D全息投影托尼成功设计出第二套钢铁侠装备。如今,加拿大皇后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研发首个3D全息视讯会议系统,虽然还不能用于设计装备,但是用来开会还是相当让人期待的,让这个科幻电影中的技术在现实上登场。皇后大学将有

0评论2023-12-1329324

降维打击VR?谷歌“3D全息电话亭”内测无需佩戴任何设备即可
降维打击VR?谷歌“3D全息电话亭”内测,无需佩戴任何设备即可“身临其境”通往元宇宙的桥梁只有可穿戴VR/AR设备吗?不,谷歌另辟蹊径,选择将人置身于虚拟环境中,该公司打磨五年多的裸眼3D技术终于步入商业化前夕。在近日召开的Google Cloud Next 2022上,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介绍了在全息视频聊天项目(Project Starline

0评论2023-12-0131891

怪兽AI数字人|裸眼3D黑科技,数字全息仓打造智能视觉新体验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视觉体验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现在新的裸眼3D技术——数字全息仓,正在悄然崭露头角,打造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智能视觉新体验。怪兽全息仓的运用场景商业营销怪兽多数字互动全息仓通过3D技术,快速生成3D建模的孪生“数字人”,能够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使他们停留在产品和服务中,从而增加品牌曝光

0评论2023-12-0133634

贵阳再添网红打卡地!曹状元街区一期裸眼3D大屏亮相!
近日,路过南明区曹状元街区一期的小伙伴,都发现了新的打卡拍照点位。那就是分别位于南明区全林国际广场,和南横街口的裸眼3D大屏。安装在全林国际广场大楼外墙上的,是目前省内最高清的裸眼3D大屏。分辨率达3008*4032,屏体面积约303.2平方米,其利用楼体拐角结构营造出引人入胜的裸眼3D视觉效果。大屏采用4K超高清视频技

0评论2023-10-1031328

为何遍地都是户外裸眼3D广告牌?
界面新闻记者 |马越界面新闻编辑 |牙韩翔中秋节这一天,玲娜贝儿、达菲等一众上海迪士尼明星登上了成都春熙路的大屏。玩偶们站在花车上挥手,而这一次观众可以感受更“近”——就好像它们突破了屏幕的限制向你挥手。站在这个巨大的L形屏幕前,人们很难不停下脚步,驻足观看并拍照。不只是玲娜贝儿,不久前更能代表这座城市

0评论2023-10-1035878

评论

0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