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国博《复兴之路》陈列展社会反响强烈

2012-06-01 12:553980
重温光辉岁月 情系中华复兴——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基本陈列社会反响强烈

  新华网北京6月27日电(新华社记者)大厅四面覆盖坚厚褐土,传递着华夏大地的生生不息;古老而广袤的“故土”上,隐隐凸显出方块字、青铜鼎、四大发明、敦煌飞天……

  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基本陈列的展览大厅,每一位观众都被眼前的场景深深震撼。作为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后的第一个大型展览,今年3月1日与观众见面的《复兴之路》基本陈列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起始,将中华民族170多年来从积贫积弱迈向复兴的伟大历程,画卷般呈现在世人面前。

  100多天来,这场累计接待观众超70万人次的展览,用大量生动典型的文物、史料,呼应着国人心中最真切的感怀。

  五大特色带来全新参观体验

  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10日,《复兴之路》基本陈列接待团体观众5677批次,日平均接待量为7000人次,收到观众留言7万余条。

  观众踊跃参观的背后,是基本陈列的诸多亮点和创新。

  与2007年10月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的《复兴之路》大型主题展览相比,国博《复兴之路》基本陈列面积增加了近一倍,近6000平方米;内容时限延长了近3年;展出文物由在军博展出的630余件增至1280余件套,均为珍贵文物。

  陈列负责人、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二部主任曹欣欣介绍,为体现波澜壮阔、气势恢弘、庄重大气的展出氛围,《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在整体空间环境设计上,用展墙、通柜、展台、艺术造型、景观、大屏幕、空中连接等系列展示语言构筑了有起伏、有节奏、有光彩、有音响的参观路线,流畅而富于变化;在局部设计方面,注重整体风格的统一而又有所突破,打破了单调的感觉,使观众感到与众不同;在重要的辅助展品的设计上突出历史氛围,增强了主题的表现力,如通过展厅地面高低的变化将井冈山LED沙盘与下沉的山体塑型结合,配以投影介绍中国第一个农村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过程,生动再现了历史的真实。

  与此同时,雕塑、油画、国画、场景、复原、沙盘、电动图表、模型、零距离触摸屏、电子翻书、高清全息投影等多种创新展览手段,也在《复兴之路》基本陈列中得以展现,令观众耳目一新。

  为最大限度满足社会各界观众参观需求,中国国家博物馆制定了详细的服务、接待工作方案,合理控制人流,确保参观效果,并全力做好讲解工作。开展以来,国博共接听咨询、预约电话两万余次,讲解员为观众讲解时长超过8000小时。

  典型文物彰显历史必然选择

  “陈列反映的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主题,这一主题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而奋斗是一致的。这是近代以来历史的主线,也是《复兴之路》基本陈列的主线。”曹欣欣说。

  博物馆的特点在于展示出能够揭示主题、具有典型性的文物,以物说话——

  烈士遗书记录下为民族解放牺牲的壮烈。“母亲的死不足惜……我的孩子要替代母亲继续斗争。”为幼儿留下这最后的遗言,31岁的赵一曼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献出了年轻生命。“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29岁的江竹筠在渣滓洞集中营为3岁儿子留下这番叮嘱与期待后,血洒红岩。

  “土地法”诠释着人民当家做主的真谛。土地革命时期的《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1947年制定的《中国土地法大纲》、1950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国各地农民由此获得的土地执照及土地房产所有证……以不同时期象征共产党政权的大印,展示着“共产党来了”所带来的土地变迁,记载着翻身土地上的欢欣与笑颜,铭刻着古老土地重获生机的青春与奇迹。

  各种票证折射出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新中国成立以来各地城乡使用过的购货证、粮票、布票等,近年来城乡人民各种养老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证金领取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新农合医疗证、农民负担明白卡……让参观者深刻感受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取得的进步。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所取得的胜利和成就来之不易,愿大家珍惜。愿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东方!”北京交通大学王平在参观后的留言中写道。

  壮伟历史感染万千观众

  在文物内容上以物取胜,在形式设计上以情取胜,在展示手段上以雅取胜,《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引来好评如潮。参观完毕,观众们纷纷提笔抒发真挚感情,表达美好意愿。

  “《复兴之路》带领着我们追寻祖国前进的步伐,随之喜而喜、随之乐而乐、随之痛而痛、随之悦而悦。”

  “祖国强大,才有今天的幸福和自豪,让我们都能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成为中国繁荣史的谱写者!”

  “祖国经历了那么多磨难才走到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更加珍惜每一天,携手共建美好的明天。”

  年已八旬的北京二十五中原校长李荣谦对记者说:“这个展览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课堂,这里是学习中国近代史的好教室。我们的学生应该来这里上历史课,所有的中国人都应该记住这段历史,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这次参观让我们充分了解了共和国的诞生以及发展,让我们青年大学生更加了解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以及把我们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的重任,激发了我们的爱国热情,让我们明确了努力的方向,给予我们极大的动力和鞭策。”中央民族大学的一位学生表达了这样的心情。

  来自黑龙江密山的杨传喜承包了60多亩地,取消了农业税后,三口之家每年靠种地就有几万元纯收入,生活越来越红火。“改革开放以来,路子越走越宽,我们国家发展多快!继续这样走下去,国家的明天一定会更好。”老杨由衷地说。

  百余年沧桑巨变。今天,中华民族已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

  “看过此展览,我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党,决心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来自沈阳的观众王军激动地写下了自己对党和国家的誓言。

反对 0
举报 0
打赏 0
相关信息
幻影成像是什么意思?带你详细了解幻影成像原理构成
近年来幻影成像技术以其神秘而引人入胜的特性,逐渐引起科技领域和创新企业的关注。神奇的幻影成像,原理是什么呢?幻影成像技术常用于发布会、演唱会、企业年会等大型舞台,它以斜置的框架作为支撑,把具有一定透明度的反射膜绷装于框架内。投影机画面投射在或上或下的水平成像幕上,成像幕中的影像依靠反射原理将光线反射

0评论2024-01-0324674

C视频丨独家视角带您探馆“91岁”华西口腔医学博物馆焕新归来
徐向优 四川在线记者 魏冯 摄影报道华西协合大学博物馆(华西口腔医学博物馆的前身)是中国近代最早成立的博物馆杰出代表,是中国高等院校以及西南地区创建最早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之一。近日,始建于1932年的华西口腔医学博物馆以崭新面貌回归,进入试运行阶段。历时1年多升级改造,总布展面积达1200平方米,由上下三层组成

0评论2024-01-0326041

国内首个全息数字电网在江苏建成
现代快报讯1 月 5 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国内首个全息数字电网在江苏建成,通过采集输变电设施的物理数据,在网络云端构建了一个数字孪生电网,全面提升了电网的智慧运检水平。这也是世界首次对亿千瓦级负荷大电网进行全息数字化呈现。△无人机巡检固定机场与移动机场同框 据悉,这张虚拟电网覆盖

0评论2023-02-23355

全息投影——令人惊艳的炫酷全息时空隧道
百事的惊悚时空隧道当你在夜晚走进伦敦桥寒冷而阴沉的隧道中,眼前突然出现一只恐龙从时光隧道中钻出来朝你嘶吼一声,当你被吓得还没有停止颤抖时,发现这可怕的一切其实是百事可乐在搞事情!百事可乐MAX希望通过策划全息投影活动扩大该品牌的“Live for Now”故事和精神。这一全息投影装置由AMV BBDO和Grand Visual的团队

0评论2022-10-10627

“幻”纱如影,全国首次全息投影昆剧惊艳亮相昆山大渔湾!
8月20日19时30分,一场大雨过后,昆山大渔湾广场夜风凉爽,居民前来休闲散步广场上的全息舞台响起曲笛之声,国家一级演员、由腾腾扮演的西施水袖抛舞、顾盼生辉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围看,本次昆剧《浣纱记》的演绎开启了戏曲与科技结合的新方式,利用5G全息投影技术,把昆山文化艺术中心主舞台上演的《浣纱记》同步“穿越”

0评论2022-10-10438

评论

0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