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采购

发产品

  • 发布供应
  • 管理供应

《雨果》:真的3D 真的情怀

   2012-06-25 转载于网络佚名9740
导读

《雨果》剧照  撰文、编辑/ 王子烨  谁能想到开创了美国街头片的史册导演,这位与科波拉、乔治卢卡斯等齐名的美国仍健在的

《雨果》

                                                                                   《雨果》

剧照 
剧照

  撰文、编辑/ 王子烨

  谁能想到开创了美国“街头片”的史册导演,这位与科波拉、乔治·卢卡斯等齐名的美国仍健在的最伟大的电影人之一,这位极品影迷——马丁·斯科塞斯,在年逾70之际,却用3D技术拍摄了一部儿童题材的电影《雨果》。在今年的奥斯卡,《雨果》摘尽技术类大奖,连3D之神卡梅隆都公开褒奖《雨果》对3D的完美应用。尽管有人说《雨果》是“最不斯科塞斯的电影”,但老导演说,那个火车站里孤独的男孩让他看到了自己从前的样子,让他知道自己从哪里来。《雨果》不仅适合每一个孩子,也适合曾经是孩子的所有人。

  缘起

  小雨果让我看到自己的童年

  《雨果》改编自布莱恩·赛兹尼克的《造梦的雨果》。这本书于2007年出版,2008年荣获美国凯迪克奖(美国图书馆儿童服务学会颁发给“最杰出美国儿童绘本”的艺术家)及《纽约时报》2007年最佳绘本奖,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第一名。“布莱恩·赛兹尼克精彩绝伦的故事吸引了我,让我回想起我小时候常做的事。”马丁·斯科塞斯回忆,他在4年前是坐下来一口气读完了整本书,但当时他并没有猜到玩具店的主人会是乔治·梅里爱。“这个结局对我而言何其精彩!我爱梅里爱,也略知他确实衰微和挫败了,最后在蒙巴纳斯火车站开玩具店16年,在去世前被人认出来,并为他举行了仪式。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是一个圆满的结局,也是我所有电影里唯一一个大团圆结局。”

  除了对梅里爱的热爱,斯科塞斯更通过男主人公雨果回忆起了自己的身世。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童年时代的斯科塞斯一直被哮喘折磨,所以大部分时间他只能待在家里,而看电影则成了他主要的消遣。大概10岁那年,他看了“电影之父”乔治·梅里爱的《魔盒》。从那以后,小男孩产生了“可以拍部电影”的想法。“但那时候我家买不起摄像机,我只能通过画画来创作自己所谓的‘电影’。这让我想到了书中那个被钟表隔绝于世的男孩,他拼命想要跟他过世的父亲产生连结,他透过自己的视角来观察这个世界。这个故事让我回想起自己最初被电影吸引的岁月,回想起那段与儿时伙伴们一起度过的时光,它开启了我内心深处想拍电影时的灵感之源。”

  说到改编,斯科塞斯说最初自己的要求是“极力复原”,他在拍片时甚至把《造梦的雨果》随身携带,随时翻看插图寻找灵感。为了设法复制布莱恩·赛兹尼克书中的叙事经验,斯科塞斯甚至说自己要按照小说本身的镜头感安排分镜。

  3D

  要拍真3D,不要做卡梅隆的复制

  卡梅隆用一部《阿凡达》“进化”了电影的步伐。于是,在69岁高龄的时候,斯科塞斯开始了他自己的3D尝试。美国好莱坞第一个3D黄金时期要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1952年电影史上公认的第一部3D故事片《非洲历险记》诞生,那个时候的斯科塞斯,还只是一个在书桌上画着分镜、幻想能拥有一台摄影机的哮喘男孩。之后,美国哥伦比亚公司和华纳公司先后推出两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3D电影《黑暗中的人》和《恐怖蜡像馆》。斯科塞斯说,自从看过1953年3D版《恐怖蜡像馆》之后,他就产生了想要尝试一次的念头。“我12岁就爱上3D电影了。” 当制片人格拉汉姆·金在2007年带着《雨果》的提案找到他时,斯科塞斯直截了当地告诉他,“我想拍3D,哪怕预算得提高15%。”

  想想与斯科塞斯齐名的那几位美国导演吧,乔治·卢卡斯已经用3D“打”起了《星球大战》,斯皮尔伯格的《丁丁历险记》不仅3D,而且还运用了真人捕捉技术。斯科塞斯的这个开始无论怎么看都不算早。

  但好在,它的确质量上乘。在《雨果》中,斯科塞斯用CG技术再现了20世纪初巴黎的城市夜景,曼妙恢弘,也动人至深地在银幕上重现了百年前的经典电影片段。马丁·斯科塞斯说,自己有关3D的野心,是真正的3D,而不是卡梅隆的复制。“在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发现需要有广度和深度来表现,这就需要用3D技术来创造平时看不出来的东西。就像我也痴迷看3D电影一样,跟着镜头飞来飞去,我也希望能把观众带进我看到过的那样的世界。我们没有怎么准备,因为我们一直生活在3D的世界里。当我最终决定开拍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女儿和她的朋友都问:‘这部电影会拍成3D的吧?’我意识到或许现在的年轻人会期待这个,美国很多20~50多岁的观众都看了两三遍。我本想把它拍成伪3D,但尝试了各种不同的3D技术之后,摄影师罗伯特·理查德森很快就意识到为了达到最佳效果,我们必须用真正的3D摄像机拍摄。而我恰好对3D电影很着迷。”

  新好莱坞的“故事大王”斯科塞斯这次不仅讲述了一个有关爱与孤独的“电影”故事,更用他的技术征服了世界。在今年奥斯卡颁奖礼上,《雨果》击败《猩球崛起》《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变形金刚》等“技术”强劲对手,赢得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视觉效果奖。就连缔造《阿凡达》3D神话的詹姆斯·卡梅隆也曾公开褒奖《雨果》3D技术的成功运用。“最佳视觉”不仅是对3D呈现的肯定,也是对于斯科塞斯大量精湛的数字背景制作,以及传统特效和CG完美结合的综合肯定。

  马丁关键词

  意大利裔

  提起斯科塞斯和他的电影,不能不提到意大利裔、黑帮这些关键词。从处女作,以“小意大利街区”为蓝本的《谁在敲我的门》,到展现意裔青年苦闷空虚的成名作《穷街陋巷》,再到为斯科塞斯赢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的《出租车司机》,以及被誉为70年代最好电影的《愤怒的公牛》,都能找到斯科塞斯成长环境的影子。斯科塞斯出生在纽约,和很多意大利移民一样住在有“小意大利区”之称的皇后区。在皇后区混要学着用拳头和暴力解决问题,而意大利式的以家族为中心以及罗马天主教和黑社会传统都对斯科塞斯产生着影响。在这些影响下,斯科塞斯最初的志愿是进入教会大学成为一名牧师,可命运自有其路径,斯科塞斯的中学成绩实在太差了,最后一名的成绩让他被教会大学拒绝,却鬼使神差地进入了纽约大学电影学院,从此开始了一种新的人生。

  电影社会学家

  斯科塞斯被称为“电影社会学家”,在他的电影中,总是以直观冷静的笔调揭示赤裸裸的社会真实。说起自己早期的“意裔青年三部曲”,斯科塞斯说:“《穷街陋巷》主要是想把我自己与我的老友搬上银幕,展示当年我们的生活方式,显现意大利区生活的真貌。它可以说是一部人类学或社会学的影片。”而无论是为斯科塞斯斩获国际荣誉的《出租车司机》,还是抱着拍“最后一片”的决心以黑白胶片拍摄的《愤怒的公牛》,斯科塞斯总是以一种平视的角度将发生在穷街陋巷的故事浓墨重彩地讲述出来,这使得斯科塞斯在70年代成为“新好莱坞运动”中的一员主将。2002年,斯科塞斯用30年时间的积累完成了《纽约黑帮》。《纽约黑帮》中,斯科塞斯第一次将整个社会历史时代的全景作为电影的主角来对待,也是他第一次将其电影的主题从人性剖析转向社会剖析。“可以说,这部电影凝聚着我对纽约城长久以来的爱和迷恋。”

  极品影迷

  尽管《雨果》是一部聚焦于孤独少年的影片,以至于很多人说这是“最不斯科塞斯的一部电影”,但全片中那份电影朝圣者般的爱和怀念,绝对是老斯科塞斯用我手写我心。斯科塞斯是个不折不扣的影迷,《雨果》不仅是对斯科塞斯热爱的导演梅里爱的致敬,更是他对整个电影史的致敬。在片中,很多老电影桥段如《火车进站》《摩登时代》《工厂大门》《火车大劫案》的片段比比皆是,而《雨果》的致敬并非单纯停留在《艺术家》的模仿层面上,而是更有意趣地将其融合。1995年的《斯科塞斯的美国电影之旅》,便是一部回顾20世纪美国电影史的影像著述,影片分为“导演的两难境地”“导演是讲故事者”“导演是魔术师”“导演像走私犯”“导演应打破旧习”五个部分,将客观史实与导演个人的电影迷恋完美融合。

  几大《雨果》特效场景

  开篇用CG技术“复原”老巴黎

  《雨果》的开篇精致而巧妙,随着一个巨大的工业齿轮转动,旧时巴黎的日与夜完美复现。整个画面完全按照油画的经典配色方法,用了大量的高灰度颜色却搭配出了炫目的鲜艳。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开头,但是齿轮的部分和全城鸟瞰的画面来自著名的工作室“工业光魔”,而当镜头转入火车站的部分之后,则是Pixomondo公司的功劳。除了少量的外景部分是摄影棚的实拍之外,《雨果》几乎所有场面都是CG的功劳,也就是说全组演员几乎是在绿幕前完成的拍摄。比如,火车站背景中那些熙熙攘攘的人群,有些来自实拍的素材,有些则是CG角色。再比如呈现雨果爸爸的博物馆时,运用了微缩模型拍摄,为的是更好地完成3D画面的立体感。所以,3D是否逼真,和CG技术息息相关。

  大钟

  大钟是小雨果的栖息之地,也是整个火车站最标志性的建筑。但是,这个《雨果》中最重要的道具之一,竟然是实拍的。特约雕塑组制作了这个全刻度的机械大钟,并将它立于摄影棚。当然,大钟的外观和其他的背景部分,还是交给了CG模型师。

  机器人

  《雨果》中最核心的道具,就是那个能画画的机器人。它是由模型大师David Balfuor联手道具工厂Dick George Creatives工作室做出来的一款高级模型,负责《黑暗骑士》模型制作的New Deal Studio工作室负责了小机器人的活动部分。但这个小模型机器人只能动动,可不会画画。那幅《登月之旅》是工作人员用手拿着机器人的手臂画出来的。

  逼真的火车出轨事故

  《雨果》结尾的火车事故异常逼真,工作人员使用了泡沫火车头作为道具并用蓝色包裹,又将背景和一些将被撞击到的建筑部分用绿色包裹,这样蓝绿两色就可以很容易地在后期被分开。实拍时用道具模拟撞击画面,之后再用CG火车替换蓝色的部分,用CG背景和其他道具替换绿色的部分。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佚名原创作品,作者: 佚名。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quanxiwang.com/news/show-132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更多>同类资讯头条

入驻

企业入驻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权

入驻热线:18682138895

请手机扫码访问

客服

客服热线:18682138895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产品

为您提供专业帮买咨询服务

请用微信扫码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收获商机

微信扫码关注

顶部